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康是美药妆店低调进广州 着力打造或市场摸底?

2007.10.26 出处: 作者:佚名

康是美药妆店低调进广州 着力打造或市场摸底?

    没有任何提示,康是美悄然进入了广州。

    10月12日,记者在广州市体育东路发现了一家装修一新的门店,上面赫然打出“康是美”的招牌——这家康是美已经试营业两天了。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康是美就曾宣称迟早要进入广州市场,然而,当其门店突然出现在广州街头时,业界仍然难免猜测:康是美缘何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进驻广州?

    广州3年开店50家?

    记者现场踩点发现,广州体育东路新开的这家康是美药妆店大约有100平方米左右,其整体形象与深圳地区的门店相比已有明显的变化:原本橘黄的门面颜色转变成更加引人注目的橘红色,Logo的设计也有了新的变化;店内采用明亮的白色系,给人比较宽敞的感觉。

    在之后的采访中,统一康是美商业连锁(深圳)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此作了解释,他说:“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广州地区新开的康是美将全部采用由日本设计公司重新设计的全新形象,导入环保健康的新指导概念,增强与顾客的沟通设计,譬如在每一个柜台上对各类品项都做出清楚的指示和说明,并在店内增设专门的咨询台,给顾客提供常规的肤质测试等美容方面的服务。”这位负责人在采访中显得十分审慎,他一再叮嘱记者不要对外透露他的身份,最好能以第三方的身份陈述康是美的相关内容,原因是他们“不具备对外发言的资格”。

    记者在该店还观察到,店内一共设有美容、生活、健康、药品四大区域,进门右手边的显著位置靠墙设有雅漾、美宝莲、欧莱雅、玉兰油、高斯等12个化妆品专柜,而店内10多个开放式货架上则以个人护理用品为主,另外还包括一些保健用品和食品等。但记者也发现,其商品摆放比较零乱,部分化妆品品牌空缺,个人护理用品和食品区域的商品缺位比较明显。

    对此,一位正在店内进行督导的培训师告诉记者,由于刚刚试营,店内的商品尚有2/3没有到位,“1个月后就能看到完整的康是美药妆店了”。

    该培训师还告诉记者,就在该店试营业期间,另一家位于滨江东路的门店也开始装修了,“大概比这家店迟半个月就可以开张”。与此同时,她还透露,康是美的计划是3年内在广州发展50家门店。

    深圳地区水土不服?

    “3年内在广州开50家门店”,这是个不小的目标,在探讨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时,业界很容易将康是美进驻广州与其在深圳市场的表现联系在一起。

    据说,目前康是美在深圳市场已经开出了9家分店,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专业药妆店,一路走来,这个先行者的步伐似乎算不上激进。一位曾在康是美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康是美在深圳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赢利的单店不是很多。”他认为,这个台湾药妆界的一线品牌在深圳确实遭遇了水土不服,其主要原因是“整个品类结构和产品线无法与屈臣氏相比”。不过,他认为这种现象亦属正常,因为“任何一个成熟品牌在进入新的市场时,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对于康是美在深圳市场的表现,深圳金活医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从选认为,与以“品类齐全”这一特点享誉市场的竞争对手屈臣氏相比,康是美的品类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在深圳,屈臣氏个人护理用品专业店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并不是只有李从选一个人会拿屈臣氏与康是美作比较,事实上,业界对于康是美的定位普遍如此。然而,这种比较却遭到了前面提到的康是美负责人的否认。他对记者说,作为专业药妆店,康是美的经营重点是药品和化妆品,与屈臣氏个人护理用品的定位并没有太多可比较的地方。

    不过,不得不承认,相比深圳整体的年轻化态势,广州地区的商圈环境有其新的特点,就连康是美体育东路店的那位培训师也认为,“广州的女性消费者素面朝天的多,与深圳女性消费者的习惯截然不同”。对此,业界有理由担心:康是美是否想好了应对之策?

    对此,李从选认为,再成熟的药妆经营模式进驻内地,最先考虑的问题依然是消费人群的培育,康是美在深圳地区的传播力度尚且没有与这种需求达成正比,其广州市场能否开拓成功不得不打个问号。

    当然,无论康是美在深圳的市场表现如何,都不能简单地与其在其他市场的前景划上等号。那么,康是美选择在此时进驻广州,是否有更多的考虑?

    着力打造还是市场摸底?

    对于康是美进入广州,同样在药妆领域试水的PTO常务副总经理李兴乾分析认为:“要说康是美在深圳做得很令人满意显然缺乏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退出中国市场,那么,换个市场做一做就变得很好理解了。”

    李兴乾对康是美此时进入广州的真实原因作出如下猜测:“可能是为其下一步的全国发展作一个前期的摸底,也可能与其近期的高层变动有关”。

    当业界对康是美产生种种猜测的时候,康是美自身却信心十足。其负责人对记者说:“根据广州市场的特点,我们将在商品品类上做出一些调整。”他告诉记者,在经营品种上,广州康是美会引入更多的台湾品牌和康是美自有品牌,包括护肤品、保健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并且只在广州地区独家销售”;在营销手段方面,他告诉记者,康是美会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其药妆品牌的宣传力度,“届时店内还会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增强促销力度的方式来扩大其在消费市场上的影响”。

    那么,康是美究竟能否在广州实现3年内发展50家门店的目标?对此,李兴乾分析道,就资金实力而言,康是美凭着在台湾打下的基础,应该没有问题,关键还要看“其在广州市场的前期表现”。李兴乾说:“如果康是美在广州先期开出的10家店都是亏损的,那么,他们还有必要接着开下去吗?”

    康是美低调入穗,迈出了征战广州市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道路会怎么走?

    低调也是种决心

    康是美入穗之低调,乍看出人意料,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康是美于2005年初进入深圳,曾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建立100家店,“如果经营得好的话,还可能开1000家”。但两年半的时间一晃而过,康是美在深圳只开了9家门店。

    与进入深圳的“高调”相比,康是美此番入穗明显要低调得多。首先,其在广州的两家店从筹备到试营业,没有对外透露半点风声;其次,“3年开50家店”的提法已经比进入深圳时定下的目标要“现实”许多。但是,若以其“低调”表现来推断康是美的信心不足,将是武断的。恰恰相反,康是美的“低调”更加彰显其姿态和决心。

    虽然,康是美并不承认其在深圳市场遭遇了发展瓶颈,但在实际运作中,她已经在悄悄地改变。康是美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深圳的新开门店已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药店布局模式,更大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一点得到了总部设在深圳的PTO常务副总经理李兴乾的证实,他告诉记者:“就在PTO总部旁边的购物公园,康是美新开了一家店,无论是店面形象还是商品摆放、品类结构都相当不错,比以前的模式进步了许多。”

    康是美将改良后的运作体系搬到了广州市场,事实上,记者在其位于广州体育东路的门店里已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康是美。很显然,低调的表现下,康是美在偷偷卯着劲。

    当然,康是美要在广州取得突破性进展,仅有这些变化还不够,因为她面前存在一个绕不过的竞争对手——屈臣氏。

    屈臣氏这一强劲对手的存在正是康是美低调入市的另一个原因。

    康是美在台湾享有“药妆一线品牌”的盛誉,拥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和操作体系,但在深圳试水时依然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这令康是美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定位。

    在这个市场,康是美要超越屈臣氏的不仅是“品类齐全”,还有历史时限赋予她的品牌积淀,屈臣氏在中国大陆市场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最后,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那样,康是美能否在广州市场实现长足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其试水的前期效果如何。人才的储备、理想铺位的寻觅、消费者习惯的培育等等,都不是单纯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解决的,走好第一步是康是美在广州发展的关键。

    挫折使人成长。可以预见,康是美所许下的“要挺进上海和北京”的诺言,必然也以某种低调的形式兑现,所以,当哪一天突然在上海或北京看到康是美的门店时,请一定不要惊讶。

   



 

相关阅读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