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营销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营销 > 正文

面对洋品牌日益紧逼,民族化妆品该如何突围?

2011.11.03 出处:中国化妆品网 作者:洛华侬 责任编辑:陈红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化妆品工业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但这个庞大的市场,似乎与大多数民族企业无缘。面对洋品牌的日益紧逼,民族品牌难道只有步步后退,甚至从市场上消失的命运?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化妆品工业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但这个庞大的市场,似乎与大多数民族企业无缘。

以刚刚被收购的丁家宜为例,丁家宜的产品涉及洗面奶、防晒霜、面膜等多个领域,品类比较分散,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很难站得住脚;尤其是现在很多日化企业做大后,面对外资的竞争,都变得很难做下去。

面对洋品牌的日益紧逼,民族品牌难道只有步步后退,甚至从市场上消失的命运?

“从整体上来看,洋品牌确实来势汹汹,也的确对不少民族品牌造成了巨大影响。”广州市华侬华化妆品公司负责人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品牌就可以无所作为。“在中国做企业,很多领域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专注。”

但有所作为又谈何容易!

“从一开始,公司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研发领域,刚开始做得确实很辛苦。”据相关人员介绍,每年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销售额的6%-8%,而一般界定高科技企业的标准之一就是研发费用占销售的比例不低于3%。

上药公司有关负责人则透露,中国民族化妆品企业实际上有着外资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比如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深透了解,对国人消费习惯的熟稔等等。

如今,长生鸟正与上药、同仁堂这些有着丰厚底蕴的民族特色品牌一起,毅然举起民族品牌这面大旗,直面洋品牌的进入。

“洋品牌在中国开拓市场,基本上是靠广告砸出市场空间。国内一些化妆品企业没有掌握这个规则,也用广告的方式与洋品牌硬碰硬。所以,一碰就死。”同仁堂负责人表示,民族品牌更懂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在洋品牌面前不能自乱阵脚,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方能在洋品牌的挤压中实现突围。

上药和同仁堂,则凭着强大的资本,在地面上直接与洋品牌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生鸟则借助电子商务(占其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不仅在珍珠粉化妆品行业稳居国内市场,而且还相继成功进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并率先出口欧洲。

“民族品牌实际上有着自己强大的优势,关键是看我们自己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勇敢地参与竞争。”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