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欧美系品牌:加紧调整“慢”节奏

2013.02.05 出处:化妆品财经在线 作者:杨烁 责任编辑:陈妙钿

最近多家专业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宝洁、两家日化巨头在中国牙膏、洗衣粉、肥皂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下滑。在竞争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欧美化妆品企业已经无法在“慢”节奏中从容不迫了。

近期,挪威著名设计师威尔森设计出一个可以织围巾的“Clock365”时钟——它不仅能够指示时间,而且将毛线团的线头绕进时钟的涡轮结构中就能开始工作,每半个小时“涡轮”旋转一圈、织下一针,一年之后,它就能够织出一条2米长的围巾。这样一台时钟的售价高达2.2万元人民币。

用365天编织一条2米长的围巾,这种中国人无法理解的“慢”节奏只有欧美人能够读懂其中的乐趣。在欧美人看来,“慢”可以更好地执行,“慢”可以更准地调整,“慢”可以更多的享受。

最近多家专业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宝洁、两家日化巨头在中国牙膏、洗衣粉、肥皂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下滑,已经落后于中国本土企业纳爱斯和立白,外资化妆品市场整体占有率也下滑至44.5%。在竞争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欧美化妆品企业已经无法在“慢”节奏中从容不迫了。尽管多数跨国企业的年度财报依然显示销售呈稳定增长,但是持续下滑的盈利率、增长乏力的大众品类、高额的广告支出已经迫使跨国企业开始缩减费用、压缩产品线,甚至不得不裁员。

面对已经处于上升期的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欧美跨国企业依然具有中高端市场的绝对优势,中低端市场则必须在财务核算指导下控制成本,提高销售收益率,并且开拓更广阔的二三级市场。预计未来5年,欧美企业和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将在二级市场上演精彩对决。

大众品牌疲软

近年来,被业内称为“三欧”的外资中低端护肤品牌的光环似乎正在退却,以“三欧”为代表的欧美大众护肤品牌在相当部分的KA、超市、屈臣氏等现代渠道中的销售额呈现零增长甚至出现下滑。

华中地区一家进口品牌代理商从多家大型零售渠道调出的销售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份,巴黎欧莱雅在男士和洗护系列的推动下,销售额略有上升,卡尼尔销售同比持平,妮维雅在华中地区屈臣氏渠道销售下滑15%,排名跌落至10名左右,玉兰油在该区域屈臣氏系统销售也下滑了10%。上述代理商对已知销售数据的初步统计得出,2012年上半年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卖场护肤品品类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5%。

外资大众类品牌在终端销售下滑并非空穴来风。宝洁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第一财季净销售下跌3.7%至207亿美元(约合1288亿元人民币),利润降低6.9%,其中美容消费品部门领跌。欧莱雅公司 2012年第三季度销售统计显示,大众化妆品类总销售额为26.54亿欧元(约合220亿元人民币),可比增长率为4.9%,仅超过专业美发品,低于高档化妆品6.6%和活性健康化妆品5.6%的水平,增长率排名倒数第二。另外,联合利华公司在牙膏、洗衣粉、肥皂等日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呈现下滑趋势。

“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虽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但是他们依然在部分品牌定位战略上出现了问题。”特劳特(中国)定位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隆德分析指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品牌销售份额,外资品牌脱离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不合理市场细分和品牌延伸,例如联合利华推出了清扬男士和女士去屑洗发水,宝洁旗下的飘柔推出香皂、沐浴露甚至考虑推出护肤品,并且为此付出数十亿元资金进行运作,此类举措均导致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最终拖累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但是,包括邓隆德在内的多数营销专家认为,即使外资出现市场份额下滑,现有大部分代理商和零售网点也不会轻易放弃其经销权,毕竟代理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品牌获得平均2%的纯利相当稳定,而且代理商能够通过外资企业的管理、品牌力、费用支持等资源开拓自己的渠道,尽可能增加经营的边际收益。

虽然本土品牌最大优势在于掌控了三四五级渠道和代理商,但是这种成长是阶段性的,因为宝洁、联合利华尚未真正下沉到低线市场,一旦他们找到与渠道商沟通合作的“游戏规则”,本土大众类日化企业并非高枕无忧。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