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展会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展会 > 正文

务实看待“有业不就”

2006.05.17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makro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两种现象并存。在谈到“有业不就”时,人们往往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这未必符合事实,也有失公允。

  期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落差是造成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的重要原因。而这一落差的形成,既可能因为毕业生期望值过高,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实薪酬确实太低。
   
    据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有的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提供的月薪仅四五百元,而且要求签订三年到五年的服务期。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上学背负数万元贷款,这样的工作报酬维持日常生活尚且困难,助学贷款更是没法还。在此情况下,若批评他们期望值太高不愿签约,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由此令人想到毕业生下基层的问题。倡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边远山区和艰苦岗位建功立业、奉献才智,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不能忽视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
   
    这些低于毕业生一般薪酬接受水平的需求,只是潜在需求,还不能说是有效需求,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得不到匹配。但是,如果通过某些激励政策,给予这些到经济不发达、需要人才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补偿,就有可能“激活”这些潜在需求,使其转化为市场上的有效需求。
   
    可喜的是, 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类似做法,并取得积极效果。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一系列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政策,正是侧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就业中的作用。

  对待“有业不就”现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实属于期望值过高的,当然要教育引导;不分青红皂白地抨击只能招致反感,激化矛盾;遵循市场规律,以务实态度,通过具体激励措施,化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则比一味地批评有意义得多。
 

相关阅读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