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营销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营销 > 正文

国产化妆品能否夺回国内市场?

2008.02.28 出处: 作者:佚名

 
    化妆品界最近事件频发。宝洁SK-Ⅱ刚刚遭遇撤柜,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等4大知名洋品牌化妆品又被相继卷入风波,其中6种粉饼含有的铬、钕等违禁物质被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在化妆品界再次掀起波澜。

    国际化妆品巨头接连遭遇滑铁卢,一方面给中国本土品牌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洋品牌危机无疑又给长期饱受挤压的本土化妆品牌带来商机。但当这块价值数亿美金的化妆品市场摆在眼前时,人们不仅要问,本土品牌能否在化妆品市场中有所突破?

    缺乏核心技术:本土品牌的短视行为

    根据投资银行的报告,近年中国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种类是化妆品、卷烟和奶粉。有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一年有500亿元到700亿元的总销售额,但其中8成销售额都被洋品牌所占据,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国内3000多家化妆品厂家,推出的品牌达上千种,但即使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宝、采诗、郁美净、雅倩等,也都是清一色的二、三线品牌。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我国本土化妆品行业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缺失。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能与外资品牌抗衡的,主要是在洗面奶、护肤水等基础护肤类领域。而对那些中高档化妆品,其原料与配方基本都依赖进口。有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那些单价一两百元以上的化妆品,只要是真材实料的,原料和配方都基本依赖进口。雅诗兰黛曾有明文规定:年度销售额中必须有1/3是来自于公司最近3年开发的新产品。因此,它旗下有一支由395名化学家、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科研队伍,专攻产品开发。此外,宝洁的技术开发人员占其员工数量的35%,在雅芳,这个数字是27%。反观国内,就是在本土护肤品销售榜首的大宝,也只有SOD蜜一个产品能叫得响,其8亿的销售额也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1%。

    其次,目前我国的化妆品企业大多追求赚快钱,而不愿创品牌。在全国3000家化妆品企业中,有90%属于中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中,又有一半以上属于“赚一笔快钱就走”的类型。广东是我国的美容大省,全国的化妆品企业中有1800家落在广东。今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批严重汞超标的化妆品,其中一半以上由广东的化妆品公司生产。这些企业大多是推出一些有祛痘除斑功效的日用或专业用化妆品,以专卖店或美容院为主要销售渠道。这些品牌利润很高,但大多活不到两三年,赚到钱的厂家再换个牌子继续运作。钱赚得如此容易,还会有谁愿意把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到品牌开发与维护上?

    风波影响国内化妆品市场走势:是否是商机?

    五大洋化妆品事发之后,根据某网络调查显示,有近80%的人表示对洋品牌护肤品的质量也开始怀疑,但奇怪的是,其中仍有半数人表示还是会去购买洋品牌。他们表示,国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品牌可以选择,更何况,国际知名品牌都有问题,国产的小牌子就更不可信。

    对此,中国美容业商会副会长、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会长马娅也表示,最近国际品牌倒下并不代表国内品牌就有机会。国内品牌有没有机会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产品能否做大关键在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及国内市场需求。

    但不管怎样,五大品牌危机对于国内化妆品市场走势仍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品牌营销专家、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李炜认为,影响首先体现在事件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品牌认知、购买行为产生的作用。
 
    首先,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性空前重视,增大对环保与健康的要求。SK-Ⅱ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大报纸,电视台,网络,关于化妆品安全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包括一些科普性的文章,以及重翻以前发生的化妆品安全事故,这一切给消费者带来了化妆品安全性的教育,健康与美丽并重成为消费者选择化妆品的考虑因素。

    其次,消费者对国际大品牌尤其是日本品牌化妆品的盲目崇拜减弱。有报道称,某些日本人销往本国和欧美国家的产品,采用的是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而销往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则是采用另一套生产标准及质检标准,两种标准下的生产成本大不一样,产品质量亦有很大差别。这次的化妆品风波,使得消费者对其信赖的严重缺乏,将会促成消费者对化妆品的理性消费。

    另外,消费者对于平等沟通的要求、售后服务的要求急剧提高。SK-Ⅱ之所以翻船,虽然与此次政府的强势策略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SK-Ⅱ与消费者的沟通缺乏应有的策略。他们只是一味地相信自己的产品,没有过多考虑消费者的感受,而且个别销售人员处理措施不当,导致和消费者的矛盾激化,进而被媒体追踪曝光,事情逐渐发展到不可收场的地步。

    化妆品OEM: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论证

    那么,如何才能借此东风,引领国产品牌走出中低档市场呢?有人就提出了化妆品OEM(即“贴牌生产”)。然而,想要做OEM,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规模效应。但规模在哪里?目前国内化妆品专业OEM基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多数企业是来样加工和来料加工等纯加工模式,真正在中国和国际上叫得响的专业OEM品牌并不多。从几届展会的情况看来,目前广东化妆品企业的OEM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小品牌及众多专业美容美发机构。要想依靠这些客户的力量,形成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OEM基地的前途实在是渺茫。

    而洋品牌的OEM又怎么样呢?广东已经建成了两个堪称中国最大的OEM生产基地——清远“柏美基地”和汕头“博雅基地”。有消息称,这些基地已被国际化妆品巨头相中,大规模投产指日可待。不过看看中国的家电企业,OEM做得不能不说是成功,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价格战”的噩运。OEM是否能带来核心技术,并催生占领市场的本土化妆品牌?这一切,显然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论证。

    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李炜认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二三线的品牌,盲目乐观地进攻高端市场也是不足取的。应该针对洋品牌危机后的市场环境变化、社会舆论变化、消费者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树立本土品牌的良好形象与竞争力,提升市场销量,并有策略地向一线目标靠拢。

相关阅读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