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营销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营销 > 正文

从“口红效应”到“口红经济”

2009.05.25 出处:东方网 作者:潘益大 责任编辑:goodcoffee

近日,与一家知名化妆品跨国公司老总聊天,谈及公司经营情况,颇有点出乎我意料。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他们公司不仅2008财年销售收入在中国“逆势”增长了50%,销售队伍继续扩充,而且对于尚未走出经济衰退阴霾的2009年,这位总裁依然信心十足地给出了销售额30%增长的预估。

在一片裁员减薪声中,这种自信,显然与对源于美国的所谓“口红效应”的预判分不开。

研究发现,经济不景气时,一般人虽被迫放弃奢侈品消费,却仍会选购廉价的非必需品,由此导致口红等化妆品销量不降反升。

早在20世纪30年代,深陷经济危机困境中的美国,百业沉寂,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当成千上万妇女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时,并没有忘记买一支非名牌的口红妆扮自己,以致促成了廉价消费品的热销。同时,备受经济低迷折磨的人们,常把娱乐作为缓解精神痛苦的文化选择,这就为好莱坞电影的走俏提供了条件,美国人热衷的歌舞片所以在大萧条时代大行其道,乃至造就了一代童星秀兰.邓波儿,恰好在于这种文化消费,花钱少又能最大限度地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

伴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口红效应”再次显现。美国媒体报道,在金融巨头纷纷崩溃,大宗商品和奢侈品消费门可罗雀时,口红、面膜的销量却出现上升,美容、按摩等“放松消费”人气重聚,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而专营化妆品的法国欧莱雅、德国拜尔斯多尔夫、日本资生堂等,产品销售也呈增长态势。在中国,虽说“口红效应”对大多数人比较陌生,但实际生活中,这种由奢入俭的消费现象如欧美国家一样也正在发酵,前述化妆品公司营收稳中有升就是明证。

从消费心理角度说,“口红效应”实际是经济衰退时期,人们对收入预期降低的一种现实选择。既然未来捉摸不定,大宗商品或名牌奢侈品难以承受,而人又不能不消费,降格以求就成为满足自我欲望的最好慰藉。“口红效应”的这种替补功能,不仅表明人们的消费需求极具弹性,也显示当经济在谷底徘徊时,廉价消费确有某种精神调节作用。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