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化妆行业:国产品牌即将崛起

2013.03.04 出处:138中国美容人才网 作者:梼杌 责任编辑:张青青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培育了市场、教育了一代消费者,另一方面本土的日化公司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而大批的本土品牌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崛起。行业的大容量、高增速、高毛利率、且穿越周期能力相对较强,一直以来吸引着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国际巨头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和合资合作,我们认为大部分并购的目的都是基于做大中国市场的考虑,并购后雪藏毕竟为数很少。但并购以后的情况往往不尽人意,与之前的预期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在中国并购后的成功率较其在全球的情况也有较大差异。背后的问题各有不同,但很大程度上的共性是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本土化运作与其原有的庞大系统和体制之间的矛盾,并购品牌融入体系存在困难。

个别品牌出现非健康的增长方式

从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成长路径来看,前期往往是通过引入大容量品类和国际成熟品牌进入中国,通过消费者教育,培养消费习惯,引领行业增长。一方面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分享行业增长红利。在目前的时点,国际巨头的驱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前在国内的已有品牌的进一步成长;另一方面是引入新的品类和品牌。对国际巨头而言,已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到了较高水平,规模继续扩大,但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的压力很大,且不少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还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这对于维持或者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较大的挑战。而新品类和新品牌方面,容量最大的品类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目前新品类和新品牌的贡献占比相对较小,这一点通过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品类分布情况也可以观察到。而且市场环境较20年前有巨大差异,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新品牌在国内的成功概率和需要投入的资源也不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从两方面来看,整体上国际巨头的进一步增长面临瓶颈,市场份额面临守势,进一步成长的驱动力不足。

需要特别指出的,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各大国际巨头全球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初期的“培育期”开始向“收获期”转变,各大巨头都在强调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于其全球业绩的重要性。因此,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增长的压力在增长,期望在变高,指标在提升,而同时整体上国际巨头的进一步增长面临瓶颈,进一步成长的驱动力不足,两者合一就会出现矛盾。因此,我们在终端草根调研的过程中,甚至发现个别国际品牌为了冲击销量,出现非健康的增长方式,这是之前很少见到的现象。

国内品牌最差的时代已经过去

对国内品牌而言,我们的判断是最差的时代已经过去,黎明的希望就在眼前,行业面临拐点。未来整个日化产业的格局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Euromonitor的数据也部分反映了这种趋势,从前30名中的国内品牌占比来看,已经从2007年的8%提升到2011年的9.7%。具体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