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欧莱雅与宝洁相互渗透 多系列产品直接竞争

2009.12.01 出处:南方都市报(广州) 作者:吕静莲 袁诚 责任编辑:goodcoffee

随着宝洁加码化妆领域,欧莱雅力攻洗护市场,两大日化巨头分别切入对方的强势领域并频频高调的新品亮相,使这场擂台越来越精彩。

“虽然欧莱雅在公司资本上可与宝洁抗衡,但在市场操作上,很容易被擅长成本控制的宝洁9.9元产品拉入被动地位。”在日化专家肖鹏的眼中,做美发起家的欧莱雅其实在中国早已在专业线领域完成自己的战略布局,“卡诗在高端市场早已实现一线品牌的地位,相对低端的美奇丝则是棋子,顺着卡诗的渠道走惠而不费,属于查漏补缺战略,以期在专业线市场整体成长后获得更大份额。但目前欧莱雅精力有限,优势资源会更向卡诗这样的优势品牌靠拢。”

回到数年前,宝洁在2005年3月以60亿欧元收购当时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欧莱雅的德国威娜,外界便猜度威娜会否迎来伊卡璐一样的整合。但吴志刚向记者表示,至今宝洁都没有太多插手威娜的运作,一方面其自身在日化线上不断遭遇挑战,一方面中国的专业美发市场混乱不堪,一时无暇厘清。随着未来美化专业线市场逐渐成熟,全球第一(宝洁)与第二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该领域的火拼将不可避免。

宝洁多品牌轮番挑战美宝莲

“虽然在中国市场很少人认为宝洁和欧莱雅有直接冲突,总是将其与联合利华相提并论,但各企业内部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宝洁出身的日化观察者洪宁(化名)向 记 者介绍,从化妆品领域看,全球排名分别为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资生堂、联合利华、LVMH、香奈儿、爱茉莉太平洋、LG、嘉娜宝与美伊娜多,只是由于在中国宝洁更多为洗护品牌的高占有率光环笼罩、且美容品牌运作不佳,才并未显得与欧莱雅针锋相对。

“从中国市场看,去年欧莱雅销售额69.5亿,而宝洁为300多亿,总体体量差别较大。”肖鹏表示,但从最新财报看,欧莱雅三季度增长0.7%,亚洲增幅21.2%,预计今年在华仍可保持去年27.7%的高增长,宝洁则净下降6%,在华销售额也多年遭遇瓶颈。“从相对购买力、实际购买力和品牌忠诚度三大指标来看,欧莱雅都占优势,但未来想在绝对销售额上超越宝洁,不通过兼并收购的话还会有较长时间。”

“巴黎欧莱雅去年做到28亿,今年应超过35亿,明年或有望超过玉兰油。”吴志刚称,从单一品牌看,玉兰油40亿的销售也并非遥不可及。而玉兰油自身也一直在做产品线的延伸,寄望在彩妆上复制护肤的好成绩。“但宝洁曾多次在彩妆上失败,2005年的Covergirl只选择北京、上海和哈尔滨投放,未轻易在全国推广,美宝莲就抓住这一点,在每个其投放的城市都做大规模促销,一直打到其退市。”

记者了解到,蜜丝佛陀在SK II事件后一度退出中国,去年底以中档形象回归。“宝洁的公司基因目前看似乎不适合时尚商品,他们过于注重数据,而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不是未来,数据不会告诉你消费者是否有可能喜欢绿色的口红,而时尚商品的关键则在引领未来思路,宝洁的体系导致其不能支持或给消费者惊喜的产品。”在吴志刚分析看来,宝洁要与欧莱雅在美容线放手一搏,或将牵涉到整个产品评价体系的改变。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