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营销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营销 > 正文

厂家如何顺应终端“民意”?

2012.06.07 出处:中国化妆品网 作者:李永新 责任编辑:陈红

厂家对于终端是既爱又恨。其结果就像抱着别人家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哄,可是他跟你不亲、你跟他不熟,也不知道怎么哄才能让他听话。

厂家对于终端是既爱又恨。其结果就像抱着别人家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哄,可是他跟你不亲、你跟他不熟,也不知道怎么哄才能让他听话。

终端为啥越来越不听话?

某本土日化企业的老总最近向我诉苦:今年日子不好过。

这家公司多年来主做专营店渠道,业绩一直稳中有升。近两年来,专营店渠道由边缘走向主流,市场地位不断上升,然而他们这批较早涉足专营渠道的企业,却普遍感受到风光背后的阵阵寒意。

以这家公司为例,今年春季订货会圆满达成任务,原以为下半年再顺势而为,拿下秋季订货会这个全年最重要的冲刺赛,就可以安心过一个肥年了。不曾想,秋季订货会的业绩却大跌眼镜,惨淡收场。

金九银十吃不着,等于一年“杨白劳”。这句行业内的“魔咒”终于应验在自己身上。

公司上下也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还在秋季订货会召开前,有些敏感的业务人员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压货多、卖货少,持续压货只怕难以为继。

作为渠道“资深”品牌,这家公司并非只管压货不管卖货。为了帮助终端消化库存,他们也不可谓不尽心尽力,甚至苦笑说“只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什么货压下去了,却卖不动呢?

不能不说,这跟专营店的日益“受宠”不无关系。

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欧美品牌、日韩品牌,无论是做商超的还是做百货的、流通的,大家发现在自己那块越来越难耕的田地之外,原来还有专营店这块肥肉,于是一窝蜂涌进来,其结果是专营店品牌越来越多,专营店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块增长有限的大蛋糕,顶不住无限增加的抢食者,自然摊薄了各品牌的市场份额,单店产出随之越来越低。

虽几经努力,却无奈地发现,其公司推出的活动方案,既有力度也有可操作性,但一到终端,活动执行就大大走样。零售商个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他们只愿意申请活动,套取支持,却不愿投入资源做加法,有的连音响、舞蹈、场地等费用都不愿承担,任厂家发过来的物料堆在库房,拿到公司支持就走走形式“意思”一下——活动上没有宣传、没有预热、没有足够人手,甚至连横幅、海报都不挂。

活动难以落地,效果可想而知。原本要厂家、代理商、零售商三方合唱,结果变成了厂家独唱,代理商、零售商一边看戏一边揩油,就连国际大品牌也可能遭遇类似尴尬。

厂家对于终端是既爱又恨。其结果就像抱着别人家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哄,可是他跟你不亲、你跟他不熟,也不知道怎么哄才能让他听话。

为了避免执行走样,最后不得以的办法,只能是简化操作,一味地、单纯地逼抢终端资源。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