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营销 首页 > 美业职场 > 美容营销 > 正文

回归十五周年,看香港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作用

2012.07.13 出处:中国化妆品网 责任编辑:刘雯琪

化妆品是舶来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长期承载了一种“舶”的角色,应该说有现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繁荣,香港在其中作用不可磨灭。除了对化妆品品牌的影响,对于国内渠道的影响更是不得不说,而说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屈臣氏、莎莎和万宁。

万宁:低调的攻坚者

万宁,2004年10月进入市场,2008年开始进行全国布局,目前在内地市场已经有超过300家门店,与屈臣氏的全国性急速扩张不同,万宁采取相对低调发展策略,华南市场成为万宁内地市场的“大本营”所在地,并将华南作为万宁未来密集开店、深挖市场、增强渗透深度的核心区域之一。

其实,万宁在整体服务意识上比屈臣氏要强,但是如果从商品种类和价格上,屈臣氏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万宁店员不做强势促销,尊重消费者自选意愿,而在屈臣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新品促销员“热情介绍”。因而在香港,万宁的市场份额似乎比屈臣氏还要更大一些,但在内地,万宁一方面是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二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内地模式的发展路径,所以才落后于屈臣氏的发展。

莎莎:水土不服的后来者

相对屈臣氏和万宁来说,在国内市场,莎莎确实是一个后来者,而且是一个有些“发育不良”后来者。2005年开始进入内地市场的莎莎,目前在国内开店的数量仅有48家,更让其感到尴尬就是,这个在香港倍受喜爱的化妆品连锁品牌,在内地市场却一直不能摆脱亏损的局面,2011年继续亏损1850万港元。

在内地市场,化妆品零售连锁店竞争非常激烈,一向以物美价廉吸引消费者的莎莎在内地不再享有在香港、澳门免税区的优惠价格,价格上不能取胜于别的化妆品连锁专卖店;再加上众多国际知名美容化妆品品牌专卖店云集内地化妆品市场,莎莎集团不具备区别、独立于其他品牌的个性化和差异性特征,同质化的经营模式也阻碍了莎莎很难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取得良好发展。

从美妆零售行业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屈臣氏,或是莎莎,或是万宁,对于国内的化妆品零售业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屈臣氏,成为国内化妆品行业竞相研究和模仿的对象。这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词汇,叫做“西学东渐”。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其实专营店渠道同样是一种“舶来品”,而这个“舶”就是香港,也正是因为有了香港这个“舶”,铸就了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历史上近二十年的辉煌。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