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复兴老品牌化妆品需坚持开放心态

2012.08.31 出处:网络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朱宁

据专家统计,中国有资料可查的老品牌约6.5万个,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大约为1500个,经营较正常的则仅占10%,为150个左右。事实上,老品牌生存艰难是常态。如以开放的心态视之,则可完全打造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不断有老品牌被企业重新打造。如上海家化的“双妹”化妆品牌定位奢侈品高调回归;阔别市场15年的北冰洋汽水重现北京市场;山东的宏济堂阿胶、广西的南方黑芝麻糊等都相继回归。老品牌的记忆和故事在不断被人们重拾。

不过,且慢乐观,更多的老品牌在落寞中挣扎,直至慢慢消失。

据专家统计,有资料可查的老品牌约6.5万个,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大约为1500个,经营较正常的则仅占10%,为150个左右。事实上,老品牌生存艰难才是常态。

老品牌衰落的背后,不外乎这么几点:其一,产品品质老化,已不适应社会需求;其二,沉溺历史辉煌,没有主动求变。但从根本上来说,抱残守缺可能是老品牌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老品牌,多集中于消费品领域,且历史辉煌,国资属性明显。这通常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经营机制先天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善变;另一方面,缺乏动力机制,则导致不思进取。

复兴老品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也是国企改革、经济转型的需要。面对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不同老品牌的振兴,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时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和办法,积极拓展市场,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但当下,以开放的心态,引入社会资本,改变体制机制,才是老品牌复兴的关键之举。

目前,不少的老品牌企业温饱无虑,不思进取者众,鲜有改变的勇气。如一些老品牌的食品作坊,员工无几,因持有黄金地段的资源,能维持日常开支外小有盈利,这让他们无意创新,也无意改变。经营多年,依然是小作坊式的前店后厂,虽然精致,但已没有多大的经营生命力。尽管如此,也不许外来资本染指。

转变经营现状,最有效的是路径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老品牌的复兴重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改制,让企业的产权变得清晰,激励和约束机制变得健全,并促使其转变经营模式。这一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王老吉品牌借助民营资本实现重生;上海三枪将生产环节等在上海处于劣势的生产业务外包出去,注重抓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从而焕发新生,都是成功的例证。

当下,已有不少社会资本表示了对老品牌的强烈兴趣。难题是,众多老品牌的传承者和企业监管者,如何判断得失。如仅乐于抱残守缺,最后老品牌也只具有标本意义;如以开放的心态视之,则可完全打造一片新天地。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