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美业职场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宝洁涉足专营店江湖 各路门派均看淡

2013.01.22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琼 责任编辑:陈妙钿

在经历了裁员、减支、骨干流失等一系列麻烦后,2013年初,宝洁在其观望已久的化妆品专营店领域开始新的动作,推出专供专卖店品牌来打开在中国的新局面,不过很多专营店主和市场人士并不看好宝洁的此时此举。

被错过的黄金十年

从渠道方式来看,大多数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后都采取全渠道操作,对专营店并不重视,一些国产品牌在化妆品专营店用终端产品模式封闭式运作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被称作是化妆品专卖店“黄金十年”,一大批本土品牌在这个渠道发展壮大,而外资品牌在此期间一直将百货商超渠道作为主战场。

然而,专营店持续10年来的高增长以及其在三四线市场的高渗透率对于这些外资品牌来说是不小的诱惑。2004年,资生堂正式进入专营店渠道,以“店中店”形式发展签约专卖店,2006年10月,它还推出只在“资生堂化妆品专卖店”销售的品牌“悠莱”(urara),2008年的数据显示,资生堂签约专卖店已达5000家。

2009年2月,欧莱雅也试着将旗下“巴黎欧莱雅”品牌进驻专营店,1年后的欧莱雅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商务发展部,负责专营店业务拓展。2010年6月1日,被称为正式启动专营店渠道的“欧莱雅魅力联盟”启动,除巴黎欧莱雅外,美宝莲纽约、卡尼尔、羽西等更多品牌加入专营店渠道,开始了与资生堂的专营店争夺“暗战”。

此间,其他一些外资化妆品牌也开始进入这一渠道。2006年,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Mamonde梦妆”正式宣布,将化妆品专营店纳入渠道拓展计划中。2007年,高丝也以“KOSE化妆品专卖店”形式,正式拓展专营店渠道。2010年,妮维雅也对专营店渠道不断重视。

对于上述外资品牌的专卖店渠道拓展状况,山东一位化妆品连锁店主说,资生堂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化妆品专营店的国际品牌,整体运作比较成功,当然这也与其在日本本国的专营店运作传统优势有关。欧莱雅由于没有专营店独有的品牌而且公司重视和投入均不够,所以目前来看运作的效果一般。

但与上述品牌在专卖店渠道的动作相比,宝洁此时才选择进入专营店渠道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有些晚了。“其实宝洁早在6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化妆品专营店渠道了。”一位日化业人士表示,由于化妆品店渠道并不是日化渠道的主流,只占日化10%左右的市场份额,且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却需要相当大的精力和投入,因此宝洁一直保持战略性观望。

但让宝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兴的渠道发展迅速,让一些本土化妆品逐渐成长,并且成为宝洁等外资化妆品的威胁。

上述人士透露,宝洁经过长时间调研、酝酿在2013年初推出专营店渠道量身定制的“海肌源”品牌,这个过程就像当年宝洁推出“润妍”一样。

1997年重庆奥妮在推出新品“百年润发”植物洗发露后,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黑发美”,联合利华等迅速推出黑发概念的产品,宝洁公司从1997年开始进行“积极的消费者调研和品牌酝酿”,直到2000年“润妍”品牌才全面上市,然而正是因为长达三年的酝酿错失了品牌推广的大好时机,几年后悄然退出市场。

“虽然宝洁洗发水在三四线城市推广得还不错,但这不意味着流通渠道的经验可以复制到化妆品专营店渠道。”上述人士表示。

138job发布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38job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138job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138job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138job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